首页 > 资讯中心 > 书画杂谈 > 书画故事 > 详情

资讯中心

美的韵律——论绘画创作中线的运用和情感表达

书画故事 发布于:2021-03-12

中国传统绘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令世人瞩目。深入了解和学习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对我们今天创作和弘扬本民族文化艺术都十分重要。自古以来,绘画风格和绘画语言的演进都是在互为观照和相互补充的进程中逐步完善,深入了解和学习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形式美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掌握中国绘画的本体语言规律,同时还可以借鉴、融合传统风格,使其在我们的创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进而创作出被赋予时代精神的绘画艺术作品。

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取向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显著特点。“以线为造型基础”和“画中有诗”“诗画一体”,注重诗意的情感表达与抒发,成为概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与形式美特征。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借鉴并融合拓展外来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国传统艺术也正是在这个充满生气的过程中不断积淀自己的丰厚遗产。

中西绘画中“线”的运用与比较分析

以敦煌壁画为例,可以看出我国唐代壁 画不断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传承民族艺术,并最终形成独特艺术语言的发展过程。

不同风格类型的线描形式在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中都有所呈现。早期洞窟壁画中 的白色线条厚重且飘逸,装饰效果较强。初盛唐时期的壁画善于使用多彩的线条勾勒形象,造型功能明显,画面既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又不失豪华浓艳之美。

唐代之前的敦煌壁画多为线条均匀工整 的铁线描,到了隋代,壁画中的线描逐渐有了浓淡疏密的变化,进入唐以后,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初盛唐时期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丰腴华美,故勾画时运笔婉转且墨迹有变化,描绘的霓裳锦帛轻柔美妙且有随风飘逸之感。到了中晚唐时期,敷色崇尚简化,线条大气,笔力沉着、厚重,给人以稳重之感。

在以线造型为主的传统中国画中,线条的形式美感明显地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 的审美特征,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正如“铁线描”或“屋漏痕”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形式,都是从复杂的自然界中概括提炼的线性符号,作为造型手段运用到工笔或写意画的创作之中。画家正是通过对线条的虚实轻重、疏密浓淡等手段的安排处理来完成创作过程的,这种耐人寻味的变化亦是人格化的创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清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纵观古人对中国传统绘画崇高境界的美学思想,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对笔墨线条更加重视,线所表现出的笔墨给画面带来的形式美感才是中 国水墨画的灵魂。白描是线条,渲染技法亦是线条,只是线条的用笔、墨色、体积和干湿浓淡不同而已。不同的线条经过叠加构成了画面的黑白分布,进而产生了中国画的节奏韵律和形式美感。

尽管西方的写实油画以体面造型,但西方传统绘画也大多是从线开始的。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到法国拉斯科洞窟,远古的欧洲大陆就以一种粗犷的线条来勾勒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与精神追求,人们对事物的印象首先是“形”的感受,进而使用了以线造型的手段来描绘记录客观物象。随着西方光学、解剖学、透视学等科学研究的发展进步, 西方艺术家们使用的线条过渡到在经过客观理性的分析之后,着重去表达对象的微妙变化。达·芬奇作品中的线条是依附于对象的形体结构并同光影互补;丢勒的版画作品用严密的细线表现层次与空间;荷尔拜因的素描肖像则与中国白描的神韵有相似之处,给人以简洁纯净的视觉感受。这些西方画家的作品虽风格迥异,但无一不是用线条来塑造体积结构的典范。在强调形体塑造和空间表现的西方传统素描中,线是处于相对从属手段表现客观对象的,线条本身并没有独立 的存在价值,完全为塑造对象的结构、形态、明暗而存在。由此可以看出,线的运用同样是西方绘画中描绘表现客观对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表现力的强弱同样影响着画面的艺术效果。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画面的元素、形象、色彩来进行信息传递,是东西方绘画领域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之一,线条的巧妙合理运用能够强化画面的形式美感和艺 术感染力。东方绘画的特点是以线造型,在色彩的运用及空间的表现上突出画面的笔墨层次,线条也具有很强的书写性。西方绘画则是以体面造型,强化色彩和空间,线条受制于物象、附属于形体,即便在西方后现代艺术作品中,线的运用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元,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对线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多样。

继承·融合·拓展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波提切利的绘画风格独立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古典艺术, 有较为明显的东方痕迹。在他装饰性的绘画作品中具有东方的线条意识和独立于写实的形式美感。如在《维纳斯诞生》中,他用优美的线条勾勒外轮廓,回避了西方古典油画写实的光影和体积,按照线性规律和波浪曲线构成了画面中所有物象之间的连带关系,这优雅曲线给人以音乐般圆润婉转的美感,这便是欧洲古典绘画大师对线条艺术里程碑式的早期探索。这种东方式的线条意识使画面变得精致和富有装饰感,这也是东方工笔重彩艺术所具备的主要特点。波提切利的坦培拉绘画技法所呈现的自然柔和的画质与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平涂、勾线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十分相似。中国古代汉墓壁画、魏晋佛教壁画、唐代宫廷画、宋代工笔画、明清文人画,也都是以线为结构造型,在线条的基础上进行平涂设色。虽然波提切利的画面与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的材料技法有所不同,但在线的运用和表达过程中有着相同的审美韵味和绘画语言,同样体现出线性塑造的形式美。

作为绘画中线性表达的视觉美感实践者,20世纪初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埃贡·席勒是典型的代表画家之一。席勒的作品多以线条表达,建立在夸张但十分严谨的造型之上。他使用的线条丰富多变、激情澎湃,笔触富有韵律却又时常起伏不定。席勒的人体画在外轮廓和人体转折点上用线刚遒有力,这样的用线看似放纵实则严谨。他也经常使用直线型的简洁造型,使得人体看起来扭曲修长,但局部线条又有强烈的起伏收缩感,主观的用线强调形体骨感,这样线条的运用使得画面彷徨不安,仿佛每一根线条都在诉说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向往。席勒在色彩的运用上也选用平涂着色以强化线性语言的形式美感,这样大胆用线的表现手法使得其作品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与鲜明的个人风格。

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将西画的造型理念引入中国,在吸纳西方绘画素描意识和形体塑造观念的同时改良中国画,提出艺术兴国的主张。徐悲鸿在提倡改良中国画时一直坚持“借助他山,必须自有根基,否则必成为两片破瓦,合之适资人笑柄而已”,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价值做出肯定,不断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共鸣点,这便体现在将体面的概念融入线条组成的中国画。线面结合的中国画正是徐悲鸿对中国画线条运用的继承、融合与拓展。他以“骨法用笔”为原则,使用丰富的线条,在画面中建立对象的骨干,又运用各种墨法、皴法来充实对象的结构,既保留了丰 富的线条又阐释了对象的体积感。如此将线条融入块面的创新,在体现了中国画造型规律的同时,又表现出了西方素描的体积和结构之长。徐悲鸿的艺术主张和绘画风格,对20世纪中后期中国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绘画中的线性表达与情感抒发

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浓淡变化与线条的疏密节奏韵律拓宽了中国画的发展空间。东方绘画以线造型,色彩的运用与空间的表现相对弱化,突出画面的笔墨用线,且具有很强的书写性。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中国画永远离不开笔墨线条的运用,其所独有的线性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绘画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绘画早 已完美诠释了线性语言的魅力,对画面线条语言的运用是艺术家自觉的追求与目标。

(作者系北京服装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