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期。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在各艺术学科中十分突出。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深化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抹亮色。书法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各大师范院校及综合大学纷纷响应时代召唤,竞相开设书法专业,为培养更多书法人才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郑晓华教授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深耕者,更是书法教育的引领者,为培养书法人才倾注了无尽的心血。郑晓华教授作为郑州大学书法学院的掌舵人,不仅带领和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学水平。更倡导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承,更是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
郑晓华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书法教育的真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书法人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晓华教授的学术研究,堪称书法领域的一座丰碑,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全面而深刻的洞察。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上精耕细作,以独到的视角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书法技法、美学原理及创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
他的研究成果,以多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形式呈现,不仅丰富了书法理论研究的宝库,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与思想启迪。
《书谱》、《蒙学集萃》、《中国书法史话》、《50则非知不可的书法欣赏概念》等论著,都展现了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创作实践,其中《图形、技术、人文——郑晓华学术论文随笔集》为现代书法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同时他又荣获“全国第五届全国书学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理论类一等奖、两度入选“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第二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等奖项,著作等身,誉满天下。
我们再来看郑晓华教授的书法作品,在长期孜孜不倦的学术探索中,积淀了广博的历史知识与丰盈的文化底蕴。这份渊博的学识与岁月的沉淀,深深渗透并体现在郑晓华教授的书法作品中,郑晓华教授的行书艺术,渊源于“二王”之精髓,又巧妙吸纳宋代米芾的洒脱与明清王铎的奔放,熔铸成一种独具优雅俊逸之风的个人风格。
其隶书创作,则深植于“汉碑”之沃土,同时广采汉简与楚简之笔法精髓,巧妙融入大小篆之字形韵味,更添行草笔意之灵动,从而铸就了一种古朴而不失灵动,雄健而又富含韵味的隶书新貌。
在他的笔下,行书展现出沉稳而不失灵动,隶书则古朴中见雄浑,草书挥洒自如尽显潇洒,楷书则严谨端庄,笔笔精到。他承上连接了中国书法发展千年之文脉,启下开辟出当代书法发展的新思想,集书学之大成,继往开来,贯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