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资讯 > 资讯预告 > 详情

资讯中心

新中国美术教育三位重要奠基人和他们的传承人(下)

资讯预告 发布于:2023-08-07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1923年至上海,常请教于吴昌硕,受其器重。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等校,1928年起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国画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对现代中国画和书法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职,并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誉院士。


潘天寿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笔墨雄浑,布局奇崛,意境高华,气势磅礴。又擅指墨,极见生涩凝练、古拙厚重之笔外意境。所作苍松健翮,山花野草,新荷老梅,巨石修篁,无不生机蓬勃,诗意盎然。其书法、篆刻、诗词亦戛戛独造,超然突出。有《潘天寿书画集》、《潘天寿美术文集》、《听天阁诗存》等行世。

潘天寿是中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59年—1967年他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任期内对中国画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此期间,江枫于1961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沐浴着潘校长改革的春风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成长,这对于江枫来讲无一是幸运的。

在潘天寿的改革中,江枫沉浸在校园浓郁的传统书画教育的气氛中,由此奠定了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为之后的创作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年,在潘天寿校长的主持下,浙江美术学院在中国画系开设了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由此江枫也得到了书法篆刻方面的学习,至此其更加深入是进行传统中国画的学习。

回忆起潘天寿校长,江枫眼中溢满了崇拜之情。

他讲到:“我在浙江美院上学的时候,潘天寿是我们的校长,他身上的闪光点非常多,不光是教学上的,还在于他的品格修养,而且对待学生、对待学校、对待工作都非常的认真,他是我们艺术界的一位重量级人物,也是影响后世深远的艺术家。潘老的一幅《耕罢图》又一次拍出了一个多亿价格,很多人都很惊奇,但是我不惊奇。因为他善作大画,虽然因为某种原因他的大画很多都没有留下来,所以我认为他的作品价格还可以更高。

潘老为什么受到我们的欢迎。首先是扎实的基本功,看他的线条,犹如金错刀、屋漏痕,特别有力量。而且他善作大画,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不容易的。像大六匹的纸他就铺在地上画,光着脚在纸上画,如果仔细观察的,上面还有他一个一个脚后跟的印子呢!那么第二点呢,就是他强烈的艺术风格,现在来看像他一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花鸟画家很少了。他的绘画一部分得益于吴昌硕的指点,一部分源于他自己对艺术的认知。”

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美术发展中所提出的“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学高不学低”“士先识器而后文艺”等画学观念和教育理念使人终身受益。而这些艺术观点也在像江枫这样大师弟子的一代代传承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美术精神传薪者,奉献一生光和热,让艺术的火种世代相传。